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绩
1.科技成果正在逐步形成
2011年至2014年,共获得专利授权25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9项,获得4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以石墨烯批量化生产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应用技术有效实施了转化和产业化。以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微生物析取、荧光灯拆解与处理装置、液晶显示屏拆解装置等具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正在逐步形成。
2.社会服务意识明显提升
学校通过建立:机电一体化、电子废弃物与环境工程、测控与信息技术等3个知识服务团队,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承担了纵横向产学研项目有240余项,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通过建立上海华明、杉杉等四个产学研基地以及建立新材料应用等6个校外实习基地,为产学研、教学实践和学生实习提供了保障;通过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并先后在武义、海盐等地设立了3个技术转移工作站,通过与各地30多家企业进行的产学研对接,成功签约了10余项产学研项目(涉及经费400多万);通过设立的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和上海陶艺市民体验基地,承办了多次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和接收了上千人次的市民陶艺体验,获得了社会肯定。
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日益提高
随着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日益提高,涌现了水幕成像、旋转成像、智能家居等一批创新成果,并在全国各大竞赛中多次获得重大奖项,一股学生创新创业热潮正在逐步形成。
(二)主要短板
1.缺少具市场应用价值的成果
由于缺乏行业背景的支撑、缺乏优势技术的沉淀和缺乏具影响力的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导致具有可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成果不多。科研基础条件、协同能力、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没有形成与产业对接的科研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支持教学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现行政策制度导向不够清晰
现行的科研考核和成果评价方式,整体上形成了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转化的氛围;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不足以刺激教师积极性,面向产学研应用的动力普遍不足;科技成果使用和处置程序复杂、不连贯,往往导致时效丧失。
3.科技成果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对科技成果管理主要集中在对成果的获取环节,没有贯穿于从成果创造、保护和运用的各个环节,没有形成由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制度设计、流程管理、运用实施、使用处置、人员培训到创新整合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组成的系统性管理体系。
4.技术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学校与社会的信息不畅和不对称,导致对技术供需的脱节,缺乏有效的市场需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技术经纪人的作用没有的到应有的发挥。
5.教学实践和创新创业资源不足
学校虽建有工程训练中心,与企业共建了6个校外实习基地,但工程训练的内容和手段与实际生产有较大脱节,而且限于条件也远远不能满足12000学生的教学实践与实习的需求。学校虽建创新实验室、学生创业街,但缺少成果有效实施转化和后续创业的通道,不能满足学生创新与创业的需求。
6.专业化管理和服务能力不强
技术转移工作起步较晚,缺乏技术转移专业从业人员和提供有效信息化的公共服务平台,难以适应新常态下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有效开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以育人为本、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为保障,推进科技创新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为加速学科发展、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奠定基础。
(二)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立足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目标,围绕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嵌入式、电商与物流、绿色与循环再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应用等学科产业,通过构建以产业主导、学科凝聚、政府指导、社会协同的产学研用创新基地,形成园区、基地、产业、人才四位一体、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新常态,促使科技创新有所突破、教学实践有所提升、产业特色有所形成、创意创业有所拓展。
重点支撑创意设计与智能制造、电子废弃物资源利用、石墨烯应用等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的形成,进一步发挥知识服务团队、技术经纪人和曙光研究院的作用,结合地方产业转型稳步拓展技术转移工作站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互联网+技术+资本+服务+区域一体化的技术转移营商大平台,促成一批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2.具体发展目标:
(1)围绕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依托大学科技园,集聚与学科相关联的产业龙头企业,共同打造产学互补、产教融合的产学研用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使科技园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大学生创业基地。
(2)到2020年,建立不少于15个产学研战略联盟和10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促使知识产权产生、转移转化有实质性突破。
(3)稳步推进知识服务团队建设,进一步提升团队在开展产学研和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到2020年,使知识服务团队总数由目前的3个增加到5个,至少与5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4)以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尤其以服务区域中小企业为重点,有序拓展技术转移工作站建设,到2020年,使技术转移工作站总数从目前的4个增加到8-10个。
三、重点工程
(一)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
依据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规划,结合静安、宝山和太仓的发展定位,分别以科技˙文化创意、智能制造和电子商务为主题,以“一校三园”的模式打造生态型大学科技园。到2020年,园区建设规模达到30000平米,园区引进的企业有50%以上在技术、成果、人才方面与学科关联,充分发挥校政企各自优势,形成产学互补、产教融合,校政联动、校企共赢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为全面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提升人文宜居生态坏境。
围绕“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打造不小于10000平米的“众创”空间,实现与学校“创业街”的对接,注重科技原创和创业素养的培育,支持教师以许可、转让、投资、合作等形式实施成果转化,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工程
鼓励和推进以学部(院)与入驻科技园企业(群)建立校企合一、产教融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通过联盟,搭建不同主题和形态的产学研用合作基地,共同开展产业凝练、产品研发和技术推广,共同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基地和工程中心,加快推进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经济提升,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建立以电子废弃物资源利用为引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以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绿色循环智能制造产业为引领,整合优势学科,依托大学科技园建立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宝山院,搭建协同创新基地,围绕技术研发、成果中试、技术转移、企业孵化、科技服务等环节,优先服务于园区内的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吸引国际引领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不断聚集,促使一批技术成果的形成和转移转化,共同打造一个以引领“循环资源与绿色智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2.建立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产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基地
建立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产业所涉及的工业设计、模具制造与自动化、嵌入式、物流管理等行业和学科为主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通过联盟,围绕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生产各环节,校企共建技术研发平台、联合实验室和实习基地,鼓励师生去企业与工程师共同研发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鼓励企业人员来校兼职从教,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进行课程设置和参与授课。通过联盟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围绕特定产品,通过定向组织学生开展创新竞赛活动、毕业设计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并将成果直接在科技园进行转化。
3.建立校企合一、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工程训练教学为试点,探索“课堂+工程训练+岗位实习”的校企合一、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围绕某一产品的制造,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加工工艺的设计、通过工程训练完成对基本技能的掌握、通过企业完成岗位实习,整个课程设置也完全根据企业要求进行,企业技术人员和技师可到校兼职从事教学活动,促使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更贴近生产实际,实现教学生产、技能岗位、校企文化的一体化教学,为企业快速培养具备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特色的专业人才。
(三)互联网+技术转移建设工程
以知识服务团队、学科团队为主体,充分发挥曙光研究院的作用,积极开展围绕紧密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以服务中小企业和中小地区为重点,有序拓展技术转移工作站建设,加快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以服务企业带动团队建设,以服务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合作共赢,以服务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以互联网+技术转移,建立技术转移联盟,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以“信息集成”和“智慧服务”为手段,构建科技信息数据库、科技成果测试与评价、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技术转移与转化、金融与创业人才资源于一体的“五维”技术转移服务平台,通过与各大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易专业机构的对接,开展基于大数据的供需分析和方案决策,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优化业务服务流程,提升科技成果的管理效能和水平。
四、保障措施
1.机制保障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8月29日修订)》,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我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形成以知识产权形成、保护、使用、处置和收益为核心,以合理、规范和可操作的流程为抓手,以简明和公开为特征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2)深化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6 28号)》等各项政策,加快完善科技成果处置和分配机制,完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技术经纪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技术经纪人在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的专业指导和服务作用。到2017年,基本完成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转移转化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兼职等各项制度和政策的编制和出台。
(3)完善科研考核方法,将技术经纪、知识服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纳入科研工作考核范围。改革成果评价机制,突显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的作用。
(4)进一步理顺科研、技术转移和产业的关系,充分发挥技术转移中心和资产经营公司的市场运作机制,为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提供保障。
2.资金保障
(1)以学校技术转让转化等产学研项目的收入为基础结合吸收企业资金,设立产学研创新基金,为学校开展科技创新竞赛、为师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2)以学校、政府、企业提供的专项资金为基础,支持以学科团队、知识服务团队和曙光研究院为主导开展社会服务、技术转移工作站和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等产学研工作。支持与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制度环境,为师生在企业的实践、实习提供保障。
(3)整合政府、园区政策和各类基金,支持学生“创客”在科技园区创新创业。
(4)逐步建立创新培育基金,支持和鼓励师生科技创新和成果培育。
3.路径保障
(1)推进互联网+技术转移的“五维”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与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行业协会、政府及其他高校的合作,建立技术转移联盟,为全校师生提供在科技服务、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强化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的管理与服务能力,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提供组织保障。
(2)大学科技园、学校科研基地向企业实行有偿开放。依托金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就业岗位素质与技能培训;依托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和上海陶艺市民体验基地,积极开展市民科普教育。
(3)加快技术转移专业队伍建设,力争使技术转移专职人员在年龄(40岁以下)和学历(研究生)层次上有所突破。鼓励教师兼职从事技术转移、技术经纪、成果转化等产学研工作。到2020年使技术经纪人(兼职)队伍达到20个,实现所有学科、专业全覆盖。
附表1:“十三”五期间产学研与社会服务年度规划
项 目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科技园区总面积(平米) |
26000 |
30000 |
30000 |
30000 |
30000 |
科技园中用于孵化和创客的面积(平米) |
2000 |
4000 |
6000 |
8000 |
10000 |
知识服务团队总数 |
3 |
3 |
4 |
4 |
5 |
产学研用协同 基地总数 |
5 |
6 |
7 |
8 |
10 |
技术转移工作站 |
3 |
4 |
6 |
7 |
8 |
附表2:到2020年学部(院)产学研与社会服务总规划
学院 |
知识服务 团队总数 |
产学研用 基地总数 |
技术转移 工作站总数 |
工学部 |
4 |
6 |
6 |
经管学院 |
1 |
1 |
|
高职学院 |
1 |
1 |
|
电废中心 |
1 |
2 |
|
合计 |
5 |
10 |
8 |